您好!欢迎访问太阳集团tcy8722(股份)有限公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  
您的当前位置:
如何提高小龙虾的产量和规格
来源: | 作者:wxdayou | 发布时间: 2020-06-09 | 49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小龙虾又称克氏原螯虾,以其动物蛋白含量高、营养丰富、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。目前全国小龙虾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省、江苏省和安徽省。由于小龙虾经济效益高,行情持续走强,其养殖面积在不断增加。官方数据显示,2015年湖北省小龙虾养殖总面积仅为57万亩,而2016年小龙虾养殖面积超过120万亩,今年还有继续扩大趋势。

目前小龙虾养殖主要有稻田养虾、池塘精养、虾蟹混养等三种养殖模式,以池塘精养为例每亩放苗6000-8000只,小龙虾产量一般在200-300/亩,平均规格按6钱计算,成活率不到60%;有的虽然成活率高,但小龙虾规格偏低(4~5钱),经济价值不高,也是导致养殖户不赚钱的另一因素。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。

1环境恶化

小龙虾精养密度高,水草多,投喂量大,水体肥度必然升高,容易引起倒藻,死亡藻类的藻毒素也会造成危害(由于蓝藻耐高pH,倒藻后的缺藻环境容易成为蓝藻爆发的温床);由于大量投饵,通常是高氮环境,剧增的氢氧根会使促使更多的铵离子与其结合生成分子氨,造成分子氨浓度飙升,引起氨中毒。在高pH值、高氨氮、高氯制剂残留的水体环境胁迫下,会引起小龙虾的肝胰脏损伤。肝胰脏是小龙虾吸收营养物质、免疫、解毒的重要器官,一旦病变受损,轻者会使小龙虾不能正常吸收营养物质,生长受到影响导致个体偏小,严重者导致小龙虾脱壳不遂,甚至死亡。

2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较多
小龙虾为杂食性动物,饲料中一般是植物性原料占60%左右,动物性原料占40%左右。就笔者在湖北潜江、监利等地考察发现,当地小龙虾饲料蛋白多在25~30%,价格多在3000~4000/吨,这样势必会造成在饲料中使用过多的植物性蛋白,导致饲料中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(豆粕)、硫苷(菜饼)、黄曲霉毒素(花生粕)等有毒有害物质过多。当小龙虾长期摄食这种饲料时,会对其肝胰脏造成病变,导致生长缓慢,严重时造成免疫力低下,疾病爆发。

一是维护稳定水质。
    消毒时尽量使用碘制剂,避免使用易残留的氯制剂;根据水色及时补充磷肥,建议使用“(股份)有限公司护草灵”,少量多次,使氮磷比达到合理范围,稳定水体中有益藻类(绿藻,硅藻)繁殖,减少蓝藻的爆发;定时开启增氧机,保证水体中溶氧充足。

二是投喂优质饵料。
    根据水温及时投喂蛋白含量高,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,适当补充龙虾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,有助于其集中顺利蜕壳,及时恢复体质,以及营养积累。

 

参考 龙昌动保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