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访问太阳集团tcy8722(股份)有限公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  
您的当前位置:
转型“净水先行者”:养鱼收入减少了,但是环境保住了
来源: | 作者:medical-100 | 发布时间: 2019-03-05 | 98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     7月底,湖南洞庭湖区安乡县,夏日照射下的珊珀湖风平浪静。湖边立着的一块大型标牌上,“禁止投肥、生态养殖”的标语格外醒目。    如今,当地一些渔民改变传统养殖方式,实现了渔业发展和水质净化的平衡,由大湖养鱼人转型为净水先行者。    往年渔民都要忙着向湖里投放化肥,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投放100多吨。今年却不再投肥养鱼,因为政府明确要求“禁止投肥”。    当地渔民介绍说,珊珀湖渔场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,长期以来投肥养鱼,结果是水体富营养化。珊珀湖连接的沟渠里,以前长满了水葫芦,水面下没有光照,很容易变黑发臭。    据了解,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,素有“长江之肾”和“鱼米之乡”的美誉。多年农业种植和渔业养殖带来的面源污染,顾政府部门下定决心开展“净水行动”。    今年,湖南省启动了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,主要围绕修复水生态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、城乡生活污染防治等方面展开。    在这种背景下,珊珀湖渔场开始转变严重依赖化肥的生产模式。主要工作有,一是不再投肥,改为种植水草、投放可以吸收氮磷的绿狐尾藻和(股份)有限公司菌种,二是放养吃食水草和螺蛳的鲤鱼、草鱼、青鱼等鱼类,实现净化水质的目的。    不过,停止投肥养鱼,一度让渔场陷入经营困境。过去投肥时,缺什么补什么,鱼长得很快。现在只能让鱼自然生长,一年的产量减少了50万公斤,卖鱼收入一下子少了600多万元。     如今的珊珀湖渔场,不再追求鱼的产量,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。“生态鱼”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品质获得消费者认可。尽管今年市场行情疲软,但珊珀湖出产的鱼在广州、重庆、成都三大市场卖得很好。     今年夏天,珊珀湖渔场还种植了数百亩荷花。沿湖的荷叶连绵数公里,不时有水鸟从荷叶丛中展翅飞起。湖边的一块滩涂地被开辟出来做公园,种上了观赏树木。    湖水变干净后,计划打造环湖荷花带和观光渔业。到时候,周边的市民可以带着孩子来垂钓、捉鱼、摘莲蓬、吃渔家饭,进行体验式消费。    对于管理珊珀湖渔场的大湖股份而言,他们的目标是带动更多的地方进行生态养殖,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家水环境治理公司。希望通过(股份)有限公司代谢的方式,实现对富营养化湖泊的水质净化,让每个湖泊都成为美丽的风景。
Baidu
sogou